主旨: 拍我们自己的东西,即使不能带来流量,不能变现,那也记录了每一时刻的我们,是值得的。
一、总体方案
单路开始、多路进行。多平台同时投放(平台用户多样化,专精化)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,上下层级可以混合搭配
例如
生理需求:美食
安全需求:身体健康
社交需求:爱情
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:自己克服困难、解决问题的过程:跑步减肥等。拼乐高。
二、欺骗机器
1、上传新内容 可以添加合适的
- 关键词
- 话题热点
- 分类标签
- 封面关键词
2、在简介中,还会 @一些本地的账号,目的就是为了让机器快速理解其内容与这些本地账号的粉丝相同,以此减少识别流程进行精准匹配。
三、视频方针细节
- 稀缺价值
注重短视频创作中每个环节的价值
- 拍摄语言
- 剪辑方式
- 视频风格
- 表达方式
- 场景、人物设置(家?公园?人物装束、常用口头禅)例如“干净又卫生”“kiss kiss”
- 氛围营造
- BGM 搭配 风格
- 稳妥的标新立异
改良创新法:在原有领域利用不同的场景化需求,通过放大某个特点来打造新品类的方式。
因为凭空捏造的创新容易脱离群众。
所以公式:
被验证的受用户欢迎的内容 + 不同受众需求(受众群体的确认 上班族?情侣?) + 自身优势
3、精益创业
价值假设
1、找到各种视频平台的同类型 同内容博主
把每个平台上受用户欢迎的内容类型和关注热点都记录下来。
把每个平台上不受用户欢迎的内容类型和关注热点都记录下来。 分析
2、找2-3个适合自身定位的内容方向
制作和发布相应的短视频
收集用户数据反馈。
3、做调整。
总之、快速迭代 小步快跑
虽然短视频内容相同,但由于平台推荐算法及用户市场的差异,或许会导致不同的数据反馈。
所以多平台一起推,不同的方向可以在不同的平台。
增长假设
在选好方向,在不同发展阶段,做的数据反馈。方法论基本与价值假设一样。
打造差异化
打造差异化定位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有了差异,才能被用户记住
二次创新实验法 = 已经被验证的内容领域 / 创作形式 + 垂直人群的需求 + 适合自身的表达方式
方式一:乘法策略
将短视频内容分块,针对某一模块进行针对展开,复制。
例如别人的视频
(A+B+C) 乘以n集
自己的就是
A*N/n集 (n就是可以将多个A部分写在一集里)
方式二:减法策略
别人的故事剧情
(A+B+C) 乘以n集
自己的
B+C
把高潮核心部分直接放在开头,没意思的去掉。翻拍剧情。
方式三:除法策略
别人的内容
(A+B+C) 乘以n集
自己的
(A1)+B+C +(A2)+B+C
把某一部分细分 成针对对象。
方式四:多能
内容元素与目标用户的需求进行组合
别人的内容
(A+B+C) 乘以n集
自己的
A元素+A带来的需求的表现 B元素+B带来的需求的表现
去翻拍
方式四:属性分散
适合科普、商品类
别人的内容
(A+B+C) 乘以n集
自己的
A+B1(针对1号属性)+C1(根据1属性导致的C)+B2(针对2号属性)+C2(根据2属性导致的C)+B3(针对3号属性)+C3(根据3属性导致的C)
平台
- 抖音:
中心化 + 以内容为重 看重优质内容的价值
平台推出热点话题--出现爆款内容
促使用户为了创作热点内容蜂拥而至
群体集中于一二线城市
职场一族多一些,偏爱财经类知识
- 快手:
去中心化 + 以人为先 看重的是个体价值
短视频推给相应的用户群体,而不会集中地去推荐“命题式”创作的精品内容
通过短视频内容建立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联关系,用于推荐相关及相关发散内容。
群体集中以三四线
妈妈用户居多
切入点
- 帮助用户解决问题
问题要具体,场景要具体且真实。步骤清晰。
- 为用户提供满意的答案
寻找答案的思考成本、时间成本。针对用户群体,内容要便于理解。
不能有难度、不用去过多思考,可以直接获得满意的答案
- 找到内容上的反差,让用户获得新的认知与体验,带来冲击感
比如 美妆博主的仿妆视频、变装、与认知不同的新知识
内容的前后改变较大,给出的答案也意想不到,能让用户获得新的认知
- 高频场景切入(吃饭、工作、学习、社交、玩游戏、看手机)
选择一个高频的生活场景 + 寻找存在的问题(具体多元化的需求)+ 专业知识的输出
- 重度场景(人们生活中参与程度比较深的一些场景)
比如跑步、读书
- 轻度场景
一种向往、心仪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梦想(装逼、吹牛逼的网红套路)
标题
一定要与用户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。
“一定”“注定”“最” 这些不要有 互联网不允许
1、罗列数字+益处、效果、改变、结果
《明白了这本书中的 5 个道理,我还清了欠款》
2、人物标题(群体,职业、名人)
人物 + 完整的叙事
(百度指数可以查找人物的热度)
3、体验式内容标题
核心内容 + 地名、事物关键词 + 自我感受
核心内容:就是你的短视频要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
地名、事物:这一点会让机器快速推荐给对这些地名、事物感兴趣的用户
4、疑问式标题
带着疑问式的语气诉说事实 + 用户感兴趣、有需求、想了解、渴望得到的关键信息
5、恐惧式标题
不是告诉用户可以获得什么,而是会失去什么。
6、稀缺式标题
“独家”“仅有”“首次”等限定词作为关键词
稀缺性的关键词 + 具体稀缺的内容
“独家揭秘 XX 背后的真相”
7、故事式标题
特定场景、背景介绍 + 转折、新奇、感动、意想不到的结局
8、神秘式标题
营造猎奇的氛围
“纪念日送女友礼物,拆开后,女友暴跳”
特定场景 + 神秘物品的作用
封面
1、悬念封面
避免用户思考时间过长。封面上提出的问题,答案是二选一。
2、效果封面
经过精心加工、美化、改造、修饰的封面
最有价值的信息和内容提炼出来,这样可以让机器在第一时间抓住重点,推送给适合的目标用户群体
美食类:将视频内容中最美的一帧画面,或自己拍摄的一张漂亮的美食照作为封面。
3、猎奇封面
猎奇封面就是以新鲜、未知、稀奇等方式,来弥补用户认知世界的短板
有视觉冲击力的特色元素为主
可以添加辅助的文字信息,多用疑问句来增强猎奇感
4、故事封面
图片 + 文字的方式,在封面中释放某种情绪(如感动、悲伤、热血、愤怒等)
故事封面唤醒的是人的感性
5、精彩封面
生活技能类、体育类等
指将短视频内容中最精彩动人、惹人注意,眼前一亮的画面展现出来
6、人设封面
亮相最好要跟当期的视频内容有关
每期都是不同的样子
7、重点信息封面
文字里的关键词要有热度
视频内容中最核心的信息或者关键词挑选出来,以文字的形式传递给用户
重要信息要具备完整性。什么时间 具体地点 结局如何
往往是因为没有太明显吸引人的画面,才会通过文字去传递内容价值。所以别问句了。
剪辑
1、一个重知识输出、重核心观点表达、重价值提供的内容。知识类、教育类、科普类。
文字主导 + 视频解释 + 梳理过程或深度总结
文字主导:确定视频的文字信息,包括创作主题、内容框架、细节填充等。
视频解释:通过视频化的画面将其呈现出来,并且还需要针对一些关键信息进行解释和说明。
梳理过程:对重点内容进行一个系统性的梳理,在此过程中帮助用户强化记忆、记住重点
深度总结:传递价值,表达核心观点,也可以针对前面的视频内容再做思考或延伸。
2、知识科普类、美食类、旅行类、财经类
对象明确 + 情绪表达 + 言之有理
对象明确:第一人称的表达视角、真人出镜等,目的就是与用户产生亲近感,拉近彼此的距离。让用户觉得就是在对自己说话,自己就是当事人。
情绪表达:有情绪、能展现个人态度的地方,一定要通过视频化的方式,如表情包、动图、特效或者影视小片段,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。
言之有理:创作的内容要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、看法。数字罗列式、图表式、归纳式等
3、栏目化剪辑 + (预设目标 + 精彩结局)
一期内容刚刚开始时,就给用户抛出本期视频的主题或者需要完成的任务,让用户怀有期待来观看后面的内容,最后在结尾处得到答案。
栏目化剪辑:通过设置精彩的片头、固定的情景板块,来凸显内容的专业性,以此打造个人品牌。
固定的模块,类似于设计模式的模版模式。
视听体验
视听体验涵盖了很多方面,比如画面明暗适中、清晰流畅,镜头切换不突兀,背景音乐恰当,等等。
- 调色
1、通过加滤镜的方式,直接对创作的内容进行调色处理。
2、根据实际创作需求,使用颜色调节功能进行调整优化。
亮度、对比度和饱和度三种调节功能,传说的HSL,Hue, Saturation, Lightness。
亮度:有时由于拍摄场景的光线问题,景色或人物很暗,调亮了
对比度:通过调节对比度,视频画面中最暗的和最亮的会形成更加鲜明的对比。往上挑一点 更有质感
饱和度:即画面的色彩鲜艳程度。来让绿色更绿、红花更红,这样在视频的观感上就会有层次感,用户的体验也会更好。
- 特效
最主要的作用是为了突出某种效果或是渲染某种氛围。
特效功能切记不要贪多。
- 转场
通过平衡画风突变的内容,让观者的体验更加舒适。
- 强调对比
第一个画面是全景,第二个则是特写 / 中景 / 远景等
2、前后关联不大
第一个镜头拍摄的是大海,下一个画面又变成了大树
- 字幕
如果原来的视频素材中已经有一些字幕,记得点击“同时清空已有字幕”,不然会出现多重字幕的情况,影响用户的观看。
识别字幕后,整体的文字效果拉大一些,让视频的两端留出的空隙小于文字整体的长度
检查作业一样查看一下最后的字幕内容,防止被封号。
- 音乐
背景音乐是为了服务内容,因此一定不要出现内容与音乐不搭配的情况
纯音乐没有特定歌词的指向性,比较百搭
剪映上的“推荐音乐”,这些都是最近一段时间里平台上最热、用户最喜欢的音乐。蹭热度。
开场:
热开场
具有冲击感的人物动作、事件片段为起始。以悬念为前导、以提供答案、解释为后续。
冷开场
它对外传递的感情会像涓涓细流一样,可以打动人心。
以交代任务、事件为主,或者先概括核心内容,接着再缓缓推进具体内容。结尾要具有升华、启迪的作用。
发展:
热开场的短视频内容中,发展的作用是为用户解疑释惑,发展部分暂时不用去考虑更多的前因后果,只需要将开场中的事件向前推进一步就可以了。
冷开场的发展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推进事态的走向,进而吸引用户的观看兴趣。
高潮
热开场:封闭式答案的层层分解。展示分解的过程。 冷开场:是开放式答案的一锤定音。
结尾
冷开场中,结尾则是高潮部分的情绪、氛围的外延,目的是要将用户心中的情绪释放出去。
热开场的结尾要深化内容的主题
N、常用手法
1、梳理分享内容,使其更加条理化。
2、在视频快结束时,加入引导分享的话术
3、百度热搜、微博热搜、今日头条热搜
4、短视频平台推出的剪辑 App 上都有热门的案例、模版、道具、教程等,上面也都有具体数字的标注,比如 10 万人在使用
5、出现了不是自己平台的 Logo、水印等印记,都会被后台机器判定为低质作品。每次剪辑完作品之后,切记不要加上任何一款剪辑工具的水印或者 Logo
6、引用了公共的视频素材,记得先将标记清理一下,或者可以打上马赛克。
7、内容中添加一些联系方式类的内容,会被平台判定为广告属性,遭到下架处理。
8、保证内容的稳定输出。每周一次更新,那后面就一定要按照这个更新节奏进行,否则就会因为断更导致自己账号的权重降低。
9、保持与粉丝的良好互动。通过评论区互动来拓展内容的外延,加深与用户的链接。及时为用户答疑释惑,让用户建立对你的信任感。
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/出处外,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,转载前请务必署名,转载请标明出处
最后编辑时间为:
2022/07/22 19:49